在全球经济复苏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照明行业正迎来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关键转型期。据阿里国际站数据预测,2026年全球照明市场规模将突破17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8%;而中国作为供应链核心枢纽,2025年1-8月中国灯具类产品出口348.6亿美元,同比增长7.2%,平均⽉出⼝额43.58亿美元;国际站内灯具照明订单同比增幅21.5%。
这一趋势背后,是成熟市场对智能化、绿色化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新兴市场基建扩张带动的太阳能照明爆发。本期,将围绕产品出口、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剖析全球市场格局重塑的底层逻辑。
全球市场格局重塑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并行
据阿里国际站相关数据,全球照明市场持续释放增长潜力,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7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稳定在3.8%,增长动力源于技术替代与需求升级的双重支撑。
2025年1-8月中国灯具出口市场呈现“波动中微增”的态势,其背后是内外因共振下的需求层次升级、周期性与结构性的波动交织,同时未来增长趋势也需关注关键变量。
从增长动能看,外部有欧美补库存周期、海外采购季、节庆备货及中东拉美基建对户外照明的刚需形成持续拉动力,内部则凭借中国产业链春节后快速复工、商用与户外照明项目订单释放的响应能力,彰显供应链韧性与市场敏锐度;
在周期特征上,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生产物流、7月因季节性回调和库存充足导致的出口短期回落,属于行业正常季节性波动,而除传统室内照明外,户外照明、智能/专业照明在商用项目和新兴市场的需求爆发,推动5-6月、8月同比增速持续攀升,体现出品类结构升级的增长潜力。
总的来看,短期9-12月欧美圣诞旺季、中东基建项目交付高峰将继续支撑出口,长期则需关注全球经济复苏对商用订单的影响及新兴市场太阳能照明的政策与渗透速度,这关乎行业增长的持续性与天花板。
以美国市场为例,智能灯带、圣诞灯等节日照明品类需求随季节周期性攀升,而商业场景中UL认证的高棚灯因符合安全标准成为刚需;欧洲市场则受绿色节能政策驱动,对具备能效认证的舞台摇头灯、风扇灯需求增长显著,同时部分国家宽松的种植法规进一步带动植物生长灯市场扩容。
政策法规成为成熟市场产品准入的关键门槛。澳大利亚2025年10月起实施的《白炽灯能效新规》,将白炽灯最低光效要求从20lm/W进一步提升,直接加速卤素灯等低效产品退出市场,预计推动当地LED渗透率突破90%。欧盟、美国此前已实施类似淘汰政策,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能效管控趋势,倒逼企业加大LED等高效照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投入。
新兴市场基建驱动增长 特色品类需求爆发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政策法规、消费偏好存在显著差异,企业需立足区域特色,制定差异化的产品与市场策略,才能有效把握增长机遇。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凭借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成为行业增长最快的区域,年增长率高达7.1%。这些市场对照明产品的需求呈现“刚需+升级”双重特征,太阳能照明因适配当地能源供给特点成为核心增长点。
美国:政策驱动替代,场景需求多元化美国市场照明需求呈现“政策驱动替代+场景多元升级”的特征。太阳能照明需求快速提升,叠加房屋翻新潮带动室内照明更新,太阳能路灯、花园灯、景观照明成为核心增长点;下半年节日消费旺季来临,圣诞灯、广告灯、光纤灯等品类将进入需求高峰。
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需重点关注UL认证,高棚灯、智能灯带等品类需符合当地安全与能效标准,同时需适应其成熟的线上销售渠道,优化产品展示与物流配送方案。
欧洲:绿色与专业并重,合规要求严格欧洲市场对绿色节能的要求全球领先,能效认证成为产品准入的核心门槛。夜灯、花园灯等民用品类需符合欧盟能效标准,舞台摇头灯等专业品类则需适配娱乐演出场景的多元化需求;部分国家的室内种植法规推动植物生长灯需求增长,产品需满足光谱、功率等专业参数要求。
欧洲付款买家数规模和增速双高,流量占比达21%,企业需注重产品设计的个性化与品质感,同时做好CE认证、碳足迹核查等合规准备,以应对严格的市场监管。
东南亚:基建与消费双轮驱动,性价比为王东南亚市场兼具基建拉动与消费升级双重动力,成为照明产品出海的重要增量市场。
太阳能路灯因适配当地基建需求保持高增,LED光源、智能灯具则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紫外线灯、应急照明灯、面板灯等品类需求旺盛。该市场对产品性价比要求较高,企业需控制生产成本,同时注重产品的耐用性与适配性,应对高温、多雨等气候条件对产品性能的考验。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为产品触达终端用户提供了便利,企业可重点布局线上销售网络。
中东:基建与升级同步,高端与刚需并存中东市场依托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照明升级需求,成为增长潜力突出的区域。太阳能投光灯、太阳能路灯等基建刚需品类订单高增,水晶灯、落地灯等高端装饰照明产品则适配当地高端住宅与商业空间的需求,户外冰灯等特色品类也呈现增长态势。
企业进入中东市场需注重产品的防水、耐高温性能,同时关注当地的认证要求,针对基建项目可加强与工程商的合作,提供定制化的照明解决方案。
全球照明市场的变革,恰如一场光与智慧的博弈——技术迭代推动产业升级,政策法规重塑竞争规则,而区域差异则考验企业的战略定力。1720亿美元的市场蓝海,既是对创新者的奖赏,也是对跟风者的淘汰。